close

  天山網訊(特約記者陳新 陳雪茹報道)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新疆且末縣巴格艾日克鄉根據縣委統一部署的“五必訪十必問”活動,按照“訪問結合、知行合一、立說立行”的要求,傾心為各族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求實效,有效密切了黨群乾群關係。
  “面對面”訪民情
  2014年4月初,巴格艾日克村“兩委”班子成員和住村工作組來到村民卡斯木·肉孜家中,通過開展“五必訪十必問”(訪“四老”人員、宗教人士、致富典型、困難群眾體、信訪群眾和問收入增加了沒有、生產有困難沒有、行路難吃水難解決了沒有……)時,瞭解到有十來戶村民因缺錢有些農資還沒買上。
  “農活可是有時間性的,不能因為農資不到位而影響了一年的收成呀。”在巴格艾日克鄉黨委和村黨支部的協調下,州財政局住村工作組立即購買了價值1.7萬餘元的化肥、種子、薄膜等農資,及時送到14戶困難群眾家中。
  “他們不但解決了我家農資問題,還幫我蓋了新房子,下個月我就可以住進去了。”9月16日,卡斯木·肉孜指著院子里一套即將完工的抗震安居房告訴記者,這間造價近4萬元的72平方米新番他只花費了1.1萬元,剩下的都由政府和住村工作組幫助解決的。
  州財政局住該村工作組組長劉大偉說,在開展五必訪十必問”的過程中,我們真正瞭解到了群眾的困難,通過“對症下藥”我們和村“兩委”班子一起為群眾解決生活生產上的難題。
  “心貼心”解民憂
  江達鐵日木村近315國道,這幾年路兩邊的居民家家戶戶蓋起了抗震安居番但村民家門口的道路和村民居民點內的道路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現象一直困擾著村民,部分路段由於浮土過深還無法通車,影響了村民的出行。
  村民托乎提·托乎遜告訴記者:“以前的路嘛,太難走了,幹部們來我的房子好多次,我說基本上沒啥困難,只要把門口的路修好,你就是我們的好幹部。”
  但修路不是件小事,咋辦
  “我們給鄉裡彙報了,並召開了幾次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這個事。” 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吐遜·芒力克說,鄉裡非常支持,決定由村委會出資27萬元,村民每戶出資200元修建這條兩公里長的鄉村公路。
  “現在這條路正在鋪設瀝青,1個月後,村民們就有一條嶄新的鄉村柏油路了!”吐遜·芒力克說,群眾的困難不能光寫在本子上,更要裝在自己的心裡面,把問題解決了,自己的心就踏實了。
  “實打實”惠民生
  “咱們鄉的領導沒有架子,和我們一塊兒搬石頭、鏟沙子、運水泥,我們都願意跟著這樣的領導一起乾。”9月17日上午,在其蓋喀什村的建橋工地上,村民艾買爾江·艾合買提告訴記者。
  在這個村一組和二組的交界處有一座小橋,是全村從居民點進入農田的重要路線,但由於年久失修而裂口,加之渠水經常漫過橋面而無法正常通行。“拖拉機過不去,只能繞上二公里多才能走過去,太麻煩了。”村民亞森·斯拉木說。
  “如果老百姓連門都出不去,還咋樣搞生產這個橋必須要重建!”9月初,村裡投資2萬多元開始修建新橋。經過十來天的緊張施工,一座新橋初步完工。“鄉幹部和村幹部都在工地上幫忙呢,我們見了勁更足了!”村民黃青升說。
  “今天鏟鏟沙子石頭,明天就可以正常過橋了”其蓋喀什村黨支部書記韓明福一邊揮鍬一邊說道。
  提起村裡的乾鉑日加甫·買買提孜指著自己的將要完工的暖圈告訴記者:“這160平方米的羊圈都是村幹部幫我蓋的,他們都是好人。”今年7月,巴格艾日克鄉全鄉幹部輪番出動,為期十多天,為其蓋喀什村建設了2200平方米的暖圈。
  巴格艾日克鄉黨委書記楊舸表示,百姓心中有桿秤,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群眾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今後將繼續通過不斷深化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升黨員幹部的黨性覺悟、為民意識和工作熱情,用群眾的滿意度彰顯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的豐碩成果。  (原標題:新疆且末縣開展“五必訪 十必問”活動回應百姓關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x69rxibr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